从普通的铣工到数控机床操作工,从操作工到技术攻关带头人,从技术攻关带头人到首席技能专家。航空工业航宇53岁的胡炜, 怀着“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坚定信念,本着“严谨务实、创新发展”的工作作风,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弯道超车。“认真把事情做对,用心把事情做好,通过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品,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和工作目标。”胡炜这样说。
自强不息 勇于攀登
1989年,19岁的胡炜从航联技校毕业后,来到当时的航空救生研究所,成为一名普通的铣工,在师傅的指导下,只用了半年时间,他就能独立完成各项操作任务了,提到师傅的时候他很骄傲:“我的师傅夏瑞福是当时的技师,很优秀,作为徒弟的我也应该像师傅那样厉害。刚开始的时候,师傅总是耐心地指导我的工作,当我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又会适当地放手,在一扶一放的过程中,我与师傅达成了默契。”名师出高徒,这是他一路向前的第一个支撑。
(资料图片)
到了第二年底,研究所引进了两台数控机床,没有任何数控专业知识的胡炜被选为操作工。“当时所里为数控机床配备了编程员,我只负责操作,感觉就像机床前的一个机器人,没什么发挥的空间。直到2001年,一次外出学习,让我开了眼界,更改变了我的想法。”胡炜说,当时他去贵航学习,那里的操作工既会编程,又会操作,胡炜觉得他们都很厉害,自强不息的种子再次萌发,胡炜说:“我觉得自己不比别人笨,不能就这么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手中的工作,需要多充电、多学习。”
从贵航回来以后,胡炜买来了许多与编程相关的书籍,并且从网上下载了编程软件,一边看书一边操作,他开启了自学之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QQ上认识了一位网友,这名热心的小伙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手把手”指导胡炜如何进行编程。“现在回想起那段时间,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每天休息时间不到5个小时,工作完回家就开始啃书、画图、操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通过公司内部选拔,胡炜第一次代表航空工业航宇参加华中数控大赛,在经过理论、软件、操作等3个环节后,他取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后在2008年举行的比赛中,他获得华中地区第二名、全国第二十名的好成绩。
练就绝活 攻克难关
技术攻关是胡炜的特长,挑战加工中出现的难题更是胡炜的乐趣。在同事们眼里,他已是拔尖的操作工了。但是在他看来,学无止境,还远远不够。
针对孔长径比达1:40,且不在零件旋转中心的壳体的加工难题,经过胡炜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利用他擅长的宏程序完美攻克了该难题,填补了公司加工偏心超深孔的空白。随着难题一个个的解决,成果随之而来,到目前胡炜已取得的专利成果有:“模块磁力真空吸盘装置”,很好地解决了薄板类零件反复找正装夹换压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此类零件的生产效率,仅此一项每年为公司节约160余万元;“精密正反复合镗刀”,该专利技术冲破了常规加工理念,变铣削为镗削,在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此项专利每年为公司节约50余万元;“精密快转位精密偏心夹具”,该专利用于公司第一个制造单元——撞针AOS制造单元,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解决了所有型号撞针的加工问题,并且质量稳定可靠,零件合格率达到99.9%,每年节约100余万元;“一种双涵道无人飞行器”,数万能镗刀实用新型专利;“叉形件万向定位定向夹”具实用新型专利,胡炜结合自己对航空领域的爱好,会同相关人员共同设计出了航空领域的新宠儿——无人飞行器。2016年,专利技术“模块磁力真空吸盘装置”申报了湖北省第六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三等奖;获得2016年“荆楚工匠”提名奖;2018年获“航空工业技术能手”称号。“精密正反复合镗刀”项目,在2019年第四届全国质量创新大赛获QIC-V技术成果。2020年“可调精密偏心夹具”获金属加工工艺创新奖。
胡炜擅长用宏程序编制形状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精通高精密薄板、薄壁类以及难加工材料零件的加工及相应参数的选择,擅于结合生产实际设计专用工装夹具、刀具。经过2年多的学习、实践、反复实验,2014年胡炜打造出的“精密正反复合镗刀”申请专利并投入使用,这样的一对刀片能够加工50个零件,大大节约成本的同时,经他手做的零件,厚度仅有0.09毫米,甚至比人的头发还要少0.01毫米。航空器上有千千万万的零件,在保证零件不变形的情况下,极大程度地减轻零件的重量,是为了实现航空器更好飞行的宏大目标。
已经设计出这么多精品项目的胡炜在谈到成绩的时候很谦虚地表示:“我的自身知识储备还有所欠缺,我的‘绝活’离不开同事的协作和领导的支持。”
带领团队 无私奉献
除了不断的学习、进步、创新、攻关,他还希望把自己所学所得毫无保留地教给同事、组建团队,培养出更多的新人来。到2023年,胡炜先后带了7名徒弟,徒弟们都对胡炜这位师傅有高度的评价,这些无一不是对胡炜忠诚奉献的肯定。
“我的师傅对待工作的态度可以用不遗余力四个字来形容,他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也很高,鼓励我们去参加各类技能比武大赛,他擅长处理各项复杂的项目和任务,同时也会细致耐心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在生活中,当我遇到困惑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找到我,跟我谈心,把我当成朋友一样,他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徒弟葛应龙如是说道。
“师傅当首席技能专家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但是他从未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平均下来他每天的工作时间有10多个小时,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接到一个真空吸盘的任务,师傅早上8点多到工作厂房,确保好所有的准备事项,直到凌晨12点多才安心地离开,当时上夜班的我看到师傅这样能吃苦、敢拼搏的模样,备受鼓舞和感染,师傅是我们的航标。”徒弟王制无比感慨地说。
2008年底,他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楚天技能名师”,是襄阳第一位被授予“楚天技能名师”称号的高级技师,并受聘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等课程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加工经验,编写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式教程》被列为“十三五”规划精品课程,现为湖北文理学院授课教程,他用自己的行动,构架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他常常说:“希望能够用其所学,培养更多爱钻研的新人,让攻克难关的动力和创造力永不枯竭。”
自2018年航宇成立“聚能劳模专家工作室”以来,作为工作室负责人,积极组织对青工的技能培训工作,课程包括《CAXA制造工程师应用》《零件装夹定位技术》、《宏程序的应用》《数控刀具的选择方法》《零件装夹技巧》等多方面内容,培训人数多达400余人次,提高了青工的业务技能水平,大大激发了青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