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哲学之光唤醒沉睡已久的“童性”|全球时快讯

2023-03-27 11:17:55 东方资讯

■钟芳芳

教育学首先应是人学。它是以人的可教育性为基本前提的实践科学,为此,“人的目的”与“人的法则”理应贯穿于“人的可能”发展中,正可谓“以人为本”。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太善于集中智慧在将人塑造为统一的“更好”层面的努力,由此忽视了人之本源的基础性差异化的生命能量与生长逻辑。人何以为人的价值尺度是什么?“我”何之为“我”的品性差异又在哪里?人之品性差异是否与其德性发育存在关系性价值?徐虹在她的《学前儿童品性教育》专著中试图回应这些话题,她用教育学素有的“质朴”方式,以生命本然的生长逻辑向内探源,为我们揭示童心品性成长的内部编码与外部条件,以此建构旨在道德基本性格养成的学前儿童品性教育理论系统。

品性即品格与性灵,它深藏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它是生命的特质与性格的底色,是人格与德性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人性差异化、丰富性的可辨识的价值指标。品性生而具有,姿态各具不同且伴随生命始终,生长与变化是品性的首要因素与主要逻辑。为此,培育完整的、丰富的人始于对人之品性的深度理解与持续认知。坚持人之品性的成长性与道德性应作为教育工作者可靠的教育信条,它让我们面对每日缤纷上演的复杂教育现象始终能够保持谨慎的态度与理智的坚守,不断尝试回溯到童性的本然状态,从幼儿品性发育的源头找到道德性格养成的活水,在生命根基的差异处滋养,呵护生命之灵性可爱,夯实生命道德性格的力量。为此,不断接近感悟童心,深度理解儿童品性,既是育人的原点又是育人的方向,它将伴随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成长,这就需要整个教育学界给予更多基础性的研究与实践中的反思。


(资料图)

学前儿童的品性成长及其教育绝不是若干品格因素的堆砌搭建或孤立发育的结果,其中一定是蕴含着它内置的生成逻辑与理论脉络,因为它深藏于心灵结构之中,经常与生活经验、感受系统裹挟在一起呈现,所以它很不易被发现或澄清,它往往被机械地误解为仅靠道德规训之外力促使自然人向社会文明人转化的过程。在德育实践中,教育者很容易忽视人作为道德主体之精神生命的结构与生长秩序,无知于儿童品性发育的内在逻辑,无视道德基本性格养成的教育原理,通过乐此不疲地揠苗助长、断鹤续凫,摧毁儿童品性成长与教育的可能。正可谓立德树人,德性不立,何以立人?

《学前儿童品性教育》中选择教育学与伦理学相互关联的视角,引入赫尔巴特的性格形成理论,以罗素的理想品格根基之“活力”“勇气”“敏感性”“智慧”四因素作为品性研究主流脉络,探寻其相应生发或变构的主要因素,如结合童性天然特质的表达,在幼儿生命“活力”的根基中增添其常见变体之“任性”成分加以区别与联系;在“勇气”品性中相应诱发幼儿对“恐惧”的本性与“勇敢”品质的发展;在“敏感性”根基处延伸出“兴趣”作为幼儿体认世界的思维系统,幼儿在对“物的法则”的敏感性中表现为运用理性认知的“兴趣”,而在对“人的法则”的敏感性中表达为运用情绪感受实施的“同情”的“兴趣”;而学前儿童这些“敏感性”冲动需要伴以思维的发展来共构成长,因此在呵护“敏感性”作为品性根基的同时需要实施“思维”培养,如此方可把单纯的情感和兴趣的冲动转化为智慧行动,最终导向的是成为有智慧、有德性的文明人。

近年来,教育学界虽已掀起以儿童为主题的研究热潮,但实际上真正具有教育学意蕴的教育实践研究却是不多见的,回顾多年来儿童研究的经历,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深刻的认识:教育学研究儿童的使命只能依靠教育学自身地达成,而完全托付给心理学、社会学、史学或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儿童研究可能只能达到教育学的研究视域、教育现象、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外在的突破,犹如同隔靴搔痒,未能触及到教育学之人作为可教育的实在对象之内置心灵结构(如精神生命的成长、道德性格的养成、情感人文素质的锻造等)。这就需要我们回到教育学研究原点——关注教育实践关系中的“实在人”,用多元化的方式去唤醒在教育学中沉睡已久的“童性”。

为实现这样的教育学研究,我们需要不断地向教育学内部求索,对教育学原初问题不断反思,对教育学基本原理反复思辨与验证,面对多学科、跨学科的挑战始终保持清醒的立场,回归到教育学学科内在发展的本然体系中,由此奠定教育学自身立场,壮大自身发展的底气与信念。具体到教育学的儿童研究,坚持教育学本位,就需要秉持一些教育学内在学科的逻辑或是原理的指引,以此来支撑与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为此,教育哲学应是首当力推的一种积极尝试。

这部《学前儿童品性教育》就是试图以教育哲学为线索,运用教育学之想象,通过教育理论的思辨与演化,建构学前儿童品性教育的理论框架。作者始终坚守对儿童研究的实在性立场,由此导向尊重教育现象的真实发生,选择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访谈、整理育儿笔记以及自我反思等方式搜集与各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故事。通过分析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反思各类教育实践,力求深入解读童心品性之内涵、功能、价值与结构,并建构其与道德基本性格养成的相互关系与教育实践。

这部书稿蕴含独特的教育学意蕴与鲜明的儿童本位立场,是为数不多的依然坚守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观照的教育学著作,她不仅为我们展示出学前儿童品性自然发生的教育现象,还为我们提供了对品性积极引导、规训、管理的教育契机与外部条件。虽然以罗素的理想品性根基理论来阐释当代学前儿童品性的发展脉络有些形而上学之嫌,但书稿中涌现的那些鲜活的育儿案例足以见证教育的实践逻辑确实与教育哲学的逻辑相互印证而达成统一。这或许就是一种教育哲学下移的人文尝试,至少是一种有据可依的让学前儿童品性教育在教育学专业领域中的自证。

全书最为鲜明的写作特征是以现象学反思写作的方式贯穿全文,几乎所有的观点都是由“可感受”的原初体验案例经过教育反思不断描述完成。虽然有浓厚的教育哲学意蕴,但读起来并没有那么深奥晦涩,正是因为现象学反思写作的达成,促使作者笔下的小主人公的日常就像近在我们眼前,读者可以通过生动的教育现象所描述的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力量,懂得如何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见”儿童、“聆听”儿童、“感受”儿童、“赋能”儿童、“解放”儿童等等。

教师通过现象学反思写作,是在自觉完成自我知识的重新审视、抵达自我认知的更新过程。教师将自我心路历程进行重新梳理,借由反思之力抽身反观自己,促进教师对自我进行再认识,对自我原初体验重新思考,去把握充满着“应然”的教育可能,从而不断调适对自我的观念、态度、行为,选择并建构出新的观念、认知。现象学反思写作不仅仅是实证性研究通向人的生活之镜,更是通向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方法。《学前儿童品性教育》以教育哲学为纲领,按照教育现象学的方式为我们展示出鲜活的案例,促发我们体验感悟品性教育的可能与可为。

(作者单位为南京晓庄学院)

关键词: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中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